孤云小说

第三十三章 铁矿和军需专营抵贷与筹粮衔合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孤云小说】地址:tiyig.net

尹(郡)?”</br></br> 苏谦沉默片刻答道:“办法有一个,但不知朝廷是否支持。”</br></br> 张奂道:“不妨说来听听。”苏谦指着韩遂对张奂道:“文约就是金城望族韩氏的子弟,凉州望族都有屯粮。</br></br> 但彼等家族冶铁作坊只能从北地郡弋居县购得铁矿石,矿石杂质多,冶不出好铁,品质远不如右扶风雍县(陕西宝鸡市凤翔县)鸿冢山、美阳县岐山、漆县师旷山三山铁矿的优铁矿石。</br></br> 而右扶风三县的铁矿权在中常侍的亲属手里,矿石被运到这些亲属自己庄苑冶铁。</br></br> 如果朝廷把三县铁矿之一的二十年开采经营权和金城驻军一些军需品二十年补给专供权抵押给韩家,换得韩家筹集五十六万石的粮食给三辅五十多万庶民赈灾,支撑到秋收。”</br></br> 张奂点点头,看着韩遂。</br></br> 虽然来前和父亲反复核算数遍,回答前韩遂还是再次快速心算了一下:五十六万石正常市价约一亿二千三百二十万钱,司隶和豫州市价已升五成,未来数月会涨至二亿四千六百四十万钱。</br></br> 金城驻军一万八千人,一半汉军,一半屯田义从兵,全骑兵。</br></br> 军需品有粮、盐、衣物、草料、马、弓、弓箭、弩、枪、刀、军帐等。</br></br> 如果选弓箭、衣物两项做专供,一年的补充朝廷支付近一亿钱,约可赚四千五百万钱。</br></br> 这件事韩家早就谋划过,只是没有机会。</br></br> 用此稳定收益抵押贷二亿四千六百四十亿钱去收购凉州各大族的屯粮五十六万石交付官府,而铁矿及扩大冶铁规模收益为韩家净收入。</br></br> 万一贷不到钱,手中尚有玉石山料贸易收益支撑。</br></br> 韩遂于是胸有成竹地回道:“就拿离金城最近的右扶风雍县鸿冢山铁矿和金城驻军弓箭和衣物专供吧,外加从金城移民二十户到右扶风雍县的户籍许可,以及从金城移民二十户到洛阳的户籍许可。”</br></br> 朝廷为防边州人口流失,对边州向内地中土迁户是要特批的。</br></br> 见韩遂同意了,张奂对苏谦道:“汝上任太守后,所筹赈灾粮计为汝功劳。</br></br> 吾接任大司农,虽无力救二州,能救三郡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吧。</br></br> 五十六万石粮食交到长安的朝廷粮仓,由吾大司农官署和三郡统一赈灾放粮。</br></br> 这也是吾向皇上举荐汝的理由,希汝上任后督办成。</br></br> 鸿冢山铁矿经营权和金城驻军军需补给专营权吾落实后,吾把右扶风铁官、大司农府专管金城驻军军需的掾属喊来,韩公子来大司农官署签合约。</br></br> 右扶风郡守那边能得到粮食赈灾,应该会支持。”</br></br> 大司农张奂查明右扶风雍县鸿冢山铁矿为中常侍程璜族人拥有开采经营许可权,但恰好到了二年重新核准发放期。</br></br> 张奂协调程璜族人调换到太原郡铁矿,这才平息程璜的怨气。</br></br> 与右扶风郡守沟通认可后,张奂又拿到皇帝签发的右扶风雍县鸿冢山铁矿和金城驻军弓箭和衣物军需供应特许延长二十年批文,这才把新任金城太守苏谦、右扶风铁官李燧、大司农专管金城驻军军需的掾属郭全、韩遂招来。</br></br> 右扶风铁官李燧给韩遂签发的《右扶风雍县鸿冢山铁矿授权金城韩家二十年开采经营许可》;</br></br> 郭全给韩遂签发的《授权金城韩家提供金城驻军弓箭和衣物军需二十年供应专营许可》;</br></br> 苏谦和韩遂签订《金城韩家向金城郡府提供五十六万石粟米合约》。</br></br> 合约规定由韩家春节后八个月内分批提供五十六万石粮食,第三个月初须提供第一批十万石,以后四个月里每月十万石,第八个月初交清最后六万石。</br></br> 交货地为金城太守官府,由右扶风郡守派马车拉到到靠近右扶风郡的长安城外的朝廷粮仓,如未按时按量完成,按市价处罚。</br></br> 大司农府又委任郭全兼任从运粮到放粮的全程监察官。</br></br> 最后,张奂让属掾交给韩遂二十份从金城迁右扶风雍县落户的户籍许可公文和二十份从金城迁洛阳落户的户籍许可公文,有效期二十年,二十年内可随时持此可到当地落户。</br></br> 签完约,韩遂和李燧、郭全互留地址名刺,告辞张奂,张奂让郭全带几位去用餐。</br></br> 餐厅里,韩遂拿出李燧弟弟荥阳冶铁苑铁官李祝的名刺,李燧见韩遂认识已弟,高兴地握住韩遂的手。</br></br> 听说韩遂是太学诸生,郭全道:“吾儿子郭缊也是太学诸生,开学后吾让彼找汝交友。”</br></br> 韩遂突然想起寒假回乡路上袁术提到过彼同窗郭缊,原来是郭全子。餐后相互告别。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崛起 三国骁雄韩遂 美利坚胜者为王 奋斗在沙俄 留里克的崛起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